人才培养
学术型硕士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术型硕士

◆材料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材料学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拥有一支由20余名正、副教授组成的具有深厚专业理论、丰富工程经历以及较强科研能力的欢迎来到公赌船jcjc710,在材料强化、薄膜、涂层制备及界面物理化学、功能材料及制备技术、现代连接材料及制备技术等领域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近3年已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 400多万元,目前在研科研经费300余万元,教师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50余篇)。

   本专业依托重庆市轻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表面工程分中心、重庆市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模具工程技术中心和重庆工学院电子材料及表面工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科研条件。

   材料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献身科学的事业心、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具备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业务知识及较强的实践技能;熟悉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动向;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能胜任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工作。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一定的科技外语写作能力。同时要求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 具有健康的体魄。

主要研究方向:

1.材料强化、失效及保护

   以金属材料强化、失效及保护为研究内容,重点开展化学热处理强化、激光热处理强化、镀层和机械强化、材料的腐蚀与防护、零部件的失效分析与预防、材料的摩擦磨损等研究。

2.薄膜、涂层制备及界面物理化学

   以表面薄膜和涂层为研究内容,重点进行基于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热喷涂、电镀和电刷镀等的薄膜或涂层制备及其工艺优化、薄膜或涂层的性能及其与基体的作用关系和相应的界面物理化学等研究。

3. 功能材料及制备技术

   以高性能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为研究内容,重点开展润滑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引线框架材料的设计与开发、贵廉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和信息功能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等研究。

4.高性能结构材料

   以新型轻合金材料为研究内容,重点开展镁合金、铝合金和钛合金等高性能新型轻合金材料的设计和制备以及合金组成、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加工工艺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等研究。

5.现代连接材料及制备技术

   以先进材料的连接技术和材料的先进连接方法为研究内容,重点开展微连接材料设计与制备、绿色连接材料设计与制备、轻合金材料的先进连接技术和变极性等离子焊接技术等研究。

学习年限:

1.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一般不能延长。其中课程学习时间1-1.5年,正式开题报告通过后的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

2.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习任务,应由研究生本人在规定的学制结束前三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所在二级学院同意,研究生处审核,分管校领导批准,可适当延长在校学习年限,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

   材料加工学科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在塑性成形技术、模具数字化制造等领域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重庆市重点学科,重庆工学院品牌专业。目前有正、副教授13名,享受国家政府津贴学术带头人2人,重庆市学术带头人1人和后备学术带头人2人。本学科依托重庆市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工学院-上海交大C3P联合中心等科研机构,科研项目多、研究经费充足;近3年来本学科完成了近200项国家、部委及横向科研项目,累计完成科研经费500多万元,在研科研项目经费近200余万元;发表论文300多篇,专著、教材10余部,获得专利近2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本学科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公司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形成了以培养高层次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为主的产、学、研基地。有六个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面积近1000㎡;设计分析软件齐全、加工检测设备先进,拥有大精设备及常规设备20余台(套),设备资产总值800余万元。

   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献身科学的事业心、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作风,在材料加工工程领域内掌握较强的材料、力学、机械、电子基础及控制理论,宽广、深厚的材料现代加工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仿真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能胜任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一定的科技外语写作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主要研究方向:

1.板料成形及其模具技术

   主要开展板状零件精密成形和大型、复杂零件成形工艺及控制;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板料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分析(CAE)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2.精密成形技术及应用

   主要开展零件的精密体积成形、精密铸造成型工艺及装备技术;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分析(CAE)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3.高分子成型加工及模具技术

   主要开展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及模具技术;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分析(CAE);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新工艺;高聚物合金化、高性能化、功能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4.模具数字化制造及其特种加工

   主要开展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 /CAM);模具精密制造技术;快速原型应用技术;模具网络化制造及特种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学习年限:

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完成总学分最低不少于26学分,(最高不超过36学分)。其中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得低于24学分(课程学分要求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5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实践环节应完成2学分。

2.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的考生,需要至少补修 3 门本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主干课程(随本科课程学习并考试及格方为合格)。补修课程不记学分,也不能冲抵实践环节的必修学分。